訪客人數

★尚恩.黃–海邊營火說故事★ 權力遊戲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和植物

I’m sorry…….
如果是因為影集的原因而點閱這篇文章,
你可能被標題給騙了~~

在後現代心理治療中很看重權力的議題,
它要求我們重新檢視所有理所當然被定下的規範,
例如,男人應該陽剛、女人應該溫柔、小孩要聽話、學生要服從師長等等,
但這也不是指全盤否定原來定下的規範,
而是需要重新檢視這些規範究竟適不適合自己,
符不符合時代潮流,或是有沒有檢視個別性的脈絡。

我們不能否認權力的議題會在任何人和人的關係中存在,
會在親子間、師生間、同事間、醫生和病人間、心理師與客戶間、或是親密關係間等等,
掌握權力的那方,自然而然會擁有比較多的話語權,
可以單方決定要制定何種規範或是遊戲規則,
比較弱勢的那方,若是沒有覺察到權力的議題,
就會不自覺地接受對自己較不平等的遊戲規則,
共同進行權力的遊戲。

身為心理師,我們究竟有沒有權力告訴客戶,
他們要怎麼做對他們比較好?
我認為,受過了專業的訓練,
我們確實知道某些作法可以為客戶帶來益處,
在職責上,建議客戶做任何改變應該沒什麼問題。
然而,發生在人身上的事如此複雜,
每個人、每個家庭的狀況又如此個別性的特殊,
或許你的建議或理論不適合某個人或家庭的狀況,
所以心理師必須非常小心,給了不適合的建議,
可能是不符合倫理的。

後現代心理治療中,心理師的角色多為陪伴者或是訪問者,
重視客戶的主體性以及個別獨特的生命知識,
客戶與心理師的晤談經驗通常是正向的,
因為很多自己忽略掉的寶貴生命經驗又可以重新回想起來,而且被心理師尊重。
心理師是專家,客戶同時也是他生命的專家,
兩個專家一起合作討論如何面對困境,
比只有一個專家來得好,
我個人是這麼想的。

在某些時候,我還是會給建議的,
例如在討論中,客戶毫無頭緒時,
我會提出一些作法,並詢問可不可行,
我的目的不是要客戶照著我的作法去做,
而是刺激討論,讓我們的對話得以延續下去。
如果讓權力的遊戲進來,客戶會習慣心理師給予建議,比較不能自我突破,
可能會失去自我成長與自我負責的機會,
晤談可能會無疾而終。

主體性
共同成長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黃智卿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