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York爸的心理旅程~ 「為誰而生?為何而生?」》黃敬傑諮商心理師

近日家中長輩和已育有一子的晚輩之間,為了是否要再生第二胎鬧得不甚愉快。
看著已逐漸要脫離生育年齡層的晚輩,長輩們心中的焦急逐漸化為兩代間對話時的壓力,
偏偏長輩們試圖說服晚輩多生育的理由,卻又難以為晚輩所能接受。
在了解了長輩的想法後,常見有以下理由來鼓勵晚輩多生孩子:
一、要趁著身體狀況還年輕的時候趕快生,才不會沒體力帶孩子。
二、獨生子女很孤單,需要有個手足當玩伴。
三、養兒防老。獨生子女要獨力負擔父母親年老後的照護很吃力,需要有其他手足分擔責任。
四、只生一個女兒不夠,需要再生一個男孩來傳宗接代。
只生一個兒子不夠,還要多生一個女兒才貼心。
坦白說,這些理由雖然能凸顯生多生育的重要性,
但卻難以使育兒時期的晚輩們所接受。晚輩們的反論如下:
一、養孩子確實很耗費體力,但並非有足夠體力就能養好一個孩子。
包括經濟條件、可用時間、父母親的生涯與職涯進程等等,都是和養育孩子息息相關的因素,
必須在各項因素皆到位的狀態下,才會有比較高的信心能多生養一個孩子。
二、能當玩伴的對象並不僅限於手足,若是兩胎間的年齡差距很大,基本上也當不成玩伴。
只要家長願意多安排獨生子女參與能與同儕互動的環境,例如幼兒園或其他團體活動,孩子還是能夠與他人建立友誼、找到玩伴。
三、養兒防老的條件要成立,需要每一位子女皆能主動爭取照養雙親。
若是手足間互推責任,生再多孩子終究還是會讓年邁雙親老無所依。
四、在兩性平等的現代,從父姓從母姓已經可以自由選擇,
傳宗接代的任務早就不再是單獨仰賴男性。而親子關係只要良好,
男孩子依然可以表現出貼心的一面。男孩女孩都有各自獨立而完整的價值,並不需要硬湊個「好」字才叫做圓滿。
我自己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回想當時為何決定要再生二寶,
除了前述的幾個育兒條件尚可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和太太都覺得準備好要再多「愛」一個小孩,
才決定要再生第二胎。對我們來說,二寶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個體,並沒有期待要生男孩或女孩,
也不是為了成為誰的玩伴,或是分擔誰的責任而生。
我家二寶是個愛笑的小女孩,我在取名時選了「甯」字,
期盼她在家庭的庇護下平安長大,用心感受家人們對她的愛。
我想,「為愛而生」才是我對於是否要多生小孩所下的唯一解答。
文字來源: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黃敬傑諮商心理師
【~我行腳於山巔水濱,只為了將暖心溫度傳遞至你的心中,讓你展翅飛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