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盈盈的奶茶時間—武漢肺炎浪潮下的反思》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最近,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肆虐,在全球的蔓延,
引發多數人們的生活陷入一種莫大的不安裡,
無論是擔心防疫物資—口罩、酒精的不足,
或是憂慮自己是否陷於病毒的危險區而被傳染,
因而減少出入密閉空間、戴口罩、勤洗手、吃保健食品加強免疫力…,
武漢病毒所掀起的恐懼波瀾是如此的巨大,
讓我們的生活進入到一種戒慎恐懼的狀態。
我問自己,害怕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大多數人也跟我一樣,
害怕若感染病毒而帶來的疾病,甚至死亡。
因著對死亡的恐懼,所以我們進入到一種警戒的狀態以保護自己--
有人咳嗽,周遭的人馬上自動散開;
進入室內一定戴口罩;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肥皂洗手;
家人間要做肢體的碰觸時也要多所考慮;
搜尋哪些食物、保健食品、中藥能增加免疫力….,
這些「警戒反應」都是為了『避免』自己進入到一種被感染病毒的風險裡,
我想,這些警戒反應,
唯一會感到開心的,莫過於我們的身體了。
我們的身體或許長期以來被忽略,
我們習慣使用它,卻花很少的力氣去照顧它,
沒有適當的衛生習慣、忽略均衡的營養….,
但在疾病與死亡面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終於被正視了!
所以,如果身體可以說話,我想,它會開心地歡呼吧!
就像一個長期被忽略的小孩終於獲得父母的關愛。
因著病毒所帶來的疾病與死亡威脅,
也讓我們反思一件事,
疾病與死亡其實一直都存在我們的生活裡,
我們的身體也從來不是健康的,
大大小小的病痛一直存在在我們的生命歷程裡,
身體健康並非『理所當然』,而是需要像事業、關係般,去經營它、照顧它,
你付出多少,它就回饋給你多少,雖然不見得是等值的回應。
武漢肺炎的來襲,更提醒我們去珍視身體的聲音,
在生活裡,用行動來好好回應身體所發出的訊息,
用心款待身體,如同款待我們所重視的客人。
再者,關於死亡,
其實也是生命的議題。
這兩年陪伴家人面對疾病與死亡的威脅,
最深刻感受到的是『無常』,
即便這是老生常談的觀念,但很殘酷地,它就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真實。
陪伴家人的經驗,
讓我深刻感受到無法『控制』疾病與死亡的威脅,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面對疾病與死亡的威脅時,
信任醫護人員,
盡心照顧病人,同時也請病人自我照顧,讓身體逐漸恢復健康。
疾病與死亡的威脅,
更教會我就是只能好好珍惜關係,好好珍惜當下想做的、能做的,
在邁向未來之際,我們其實一直能擁有的只有『當下』,
『活在當下』是死亡一直在提醒我們的事!
再者,因著武漢肺炎而擔憂生病、死亡所帶來的不安,
其實也是生命的議題。
生活裡、生命歷程裡,可以讓我們『不安』的事情太多了!
『不安』的是擔憂所期待的落空,
『不安』的是害怕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
『不安』的是憂愁所擁有的會失去….,
『不安』的心理狀態中,其實正反映著我們所重視的、渴望的,
那麼,或許穿越『不安』,凝視這些我們想要的、擁有的、渴望的、重視的,
好好地用行動來守護這些珍貴!
例如:害怕生病,反映著期待健康,那就努力照顧身體;
害怕失去關係,藏著我們對關係的珍惜,那就好好在關係中創造想要的畫面;
害怕失去目前所擁有的,反映著心裡的幸福感,那就好好享受當下的這一切。
『不安』的心理狀態為必然,也並非不好,
但若只有深陷其中,就是被『不安』綁架了!
過度的不安也會造成身心處於擺盪的狀態,甚至生病。
所以,好好聆聽『不安裡的渴望、重視』就會帶來心裡的安穩,
在安穩裡朝著我們所想望的駐足、前進。
面對『不安』,也可以想想讓自己安頓的方法~~
做一些身體的工作--深呼吸,靜坐,運動…;
告訴自己「面對武漢肺炎,可以謹慎面對,但不用過度惶恐,因為自己目前是健康的」;
做些會讓自己愉悅的事—聽音樂、追劇、吃美食….;
總之,想想會讓自己感到安心、放鬆的事,
也可以聽聽別人的意見,
然後用行動來安頓自己的不安。
疾病與死亡,向來無法『控制』,
但它卻帶來很珍貴的生命禮物,
讓我們反思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身體?
我們如何日復一日的活著?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我們如何在『不安』裡看見我們的生命渴望?
帶著對疾病與死亡的反思,
我們才得以真真切切地活著!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所長 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關於盈君:用著「奶茶」的稱號行走諮商江湖。喜歡陪伴人們更貼近自己,長出自己渴望的生命樣貌。也喜歡創造如圍營火般的課程氛圍,讓參與的夥伴們在溫暖的流裡,更貼近自己與彼此。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
#疾病與死亡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