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微光暖暖真心話─再忙,也記得幫自己的心充電》黃韋蓁諮商心理師
去年底男友買了一台新的電動機車,我發現很有趣的是,
只要電量顯示少了一格或兩格,
他就會立刻騎去換電站把少了一格的電池換成充飽電的電池。
這跟我自己騎車的習慣很不同,
我總覺得電量還夠、還可以再撐一下。
以前我騎油車的時候,
我也是總要騎到油箱快見底了才要去加,
甚至好幾次發生沒油而發不動的窘境。
我好奇地問他:「還可以騎啊~為什麼要換充飽電的?」
他只是很簡短地說:「就注意到了。」
這讓我想到照顧自己的方式─
我們的心就像一顆勁量電池,
每天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時時刻刻都不間斷地在耗電。
有時候因為忙碌、也因為我們跟自己的心相處久了,
總以為電量還夠、還可以再撐一下...
即便「注意到」電量不足了,也沒有讓自己停下來,
往往等到發不動了,才會找專業人員維修。
當我們遇到煩惱、感到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或情緒上的波動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時候...;
只要你感受到你有需要,都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協助。
有很多人可能有些誤解,
認為尋求諮商就代表自己「有問題」或「不正常」,
其實,「每一個人」的心,在遇到煩惱時都會大量耗電,也都會有電量不足或沒電的時候,
而受過專業訓練的諮商心理師,
就像「心」的專業維護人員,
協助我們幫自己的心保養、檢測、修復、充電。
透過心理師的陪伴,
我們不再是單打獨鬥地面對問題與挑戰,
也不用耗盡最後的電量硬撐。
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或沒有能力解決,
才尋求心理諮商的資源,
只要你覺得有需要,或想要充飽電再出發,
都可以透過心理師的協助,
幫自己的心定期地保養、維護。
就好像對待自己的愛車一樣,
進場保養是為了讓性能更好、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