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好好說話的使用原則】~盈盈的奶茶時間 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那天去一所大學帶領「從情緒對話卡走入生命故事」工作坊,
為了讓成員熟悉情緒對話卡的使用,
兩天的工作坊,有許多的時間是在小組的對話裡,
透過「情緒對話卡」在分享生命故事中與自己的情緒、生命經驗相遇,
也從彼此的故事中共鳴、學習。
而我,就遊走在各小組間,回應疑惑、聆聽主角的故事、協助讓對話更順暢。
那天,一個夥伴回應我:「老師,以往我在這樣的團體裡是不容易感到自在的,也很少分享。
但妳帶領工作坊的方式、所營造出的氛圍,讓我可以放心地說自己,能在小組裡說自己想說的話,謝謝妳!」
我聽著這樣的回應,心裏很觸動,也回應這位夥伴:「謝謝妳!這是我這兩天所收到最好的禮物了。」
這位夥伴的回應,也在兩天工作坊結束時獲得見證,
大家紛紛感謝小組成員的聆聽、所帶給自己的支持、在對話裡的收穫,
聽著這些回饋,心裏有欣喜、有感動,覺得達成了自己預設的工作目標。
而我,也在思考著,是什麼讓夥伴們能『好好說話』,
因這次夥伴們這樣的回應,
在我帶領的工作坊中不是第一次聽到,
所以想停留下來,
好好地凝視關於『好好說話』這件事。
通常,在工作坊進行時,
我會自備或請主辦單位播放輕音樂,
輕音樂對我而言,會帶來安靜、放鬆的心理狀態,
也會讓一個彼此陌生的空間在音樂的流動裡得到滋潤。
在開場時,
我會分享關於「我這個人」的一些生命經驗,
讓成員對我有更多的認識,
這樣的認識不是從我的頭銜、工作資歷中獲得,
而是我這個人有所感、真真實實的生命體驗,
因那才是「盈君」。
接著,我會花點時間,
邀請每個成員就我準備的主題介紹自己,
在彼此的自我介紹裡,
我與成員及成員彼此間就會開始有所連結,
在有所連結下,我們就可以準備進入一個對話狀態,
因對我而言,
工作坊是許多生命在一期一會下的相遇,
是難得的、珍貴的,
在敘事治療的哲學觀裡,認為只有生命才能影響生命,
只有在彼此有所認識、連結下,
我們才能展開生命的對話!
接續,我當然也會先說明一些分享的相關原則: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決定想說的話、分享的程度;帶著好奇去聆聽,而非評論;回應自己的共鳴、感動、學習…等。
當這些都setting好之後,
我們才能『準備好進入對話』。
在上述的歷程裡,
關於「好好說話」,我想有幾個相關的要素,我稱之為『使用原則』:
*準備好的狀態:在足夠的時間裡撐開一個足夠的心理空間來對話,慢而不急;
*氛圍的基調:準備好空間氛圍,及自己的態度,讓彼此是舒服、放鬆的;
*人與人之間有所連結:我敞開自己的某部分,也知道你是誰;
*有所選擇:我可以選擇我想說的話,決定想分享的程度;
*嘗試理解:帶著好奇去探問,擱置自己的預設立場;
*同在:在聆聽裡,有所感,觸動著自己的情感與生命經驗,回應對方。
上述的相關因素都大致俱足後,
會營造一個放鬆、安全、信任的氛圍,
在關係裡就可以開展對話,
讓彼此的生命有所連結、交會,
而在關係的支持、見證下,
我們也可以好好地與自己相遇,
去覺察、探索,甚至展現一個自己喜歡自己的樣子!
邀請觀看此文的你,也可以停留在下來,
去思考屬於你的能夠「好好說話」的使用原則,例如:
*在什麼樣的時間、空間能夠讓自己安靜下來,邀請對方進入對話。
*我要營造怎樣的對話氛圍,好讓彼此能好好說話,例如:真實地表達自己;傾聽;不批評。
*敞開自己想說的部分,也影響對方能敞開自己內心可以表達的。
*如何打開自己的感受,好好地感受自己與對方。
*謹守對話的基本原則:不是為了說服,而是為了增進對彼此的『理解』。
在生命裡,有些重要的關係中,
倘若我們能夠「好好說話」,
在對話中增進對彼此的理解,
孤單感會少一些,
有人同行的美好就會在對話裡開展!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所長 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關於盈君:外號「奶茶」,喜歡陪伴人們更貼近自己,長出自己渴望的生命樣貌。也喜歡創造如圍營火般的課程氛圍,讓參與的夥伴們在溫暖的流裡,更貼近自己與彼此。
#好好說話
#關係裡的對話
#只有生命才能影響生命的敘事治療哲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