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愛自己的練習題:告別不是永遠說再見

無意間看到一位心理師,分享音樂製作人包小柏在『未來城市』podcast的訪問文字稿,主題是:『AI憑三句話,再現驟逝愛女歌聲』,因為對主題的好奇,我聽了完整的訪談,也看了大雲時堂,李四端對小松小柏的專訪。
原來包小柏的愛女因為罕病,雙十年華就撒手人間,為了調適心中的悲慟,包小柏花了十個月與團隊投入研究,把愛女在視訊中隨意說的三句話,以AI遺產重建技術,讓愛女的聲音,變成語音秘書,以不同的形式繼續陪伴自己。
當他播放修復歷程的音檔,每一次,都更接近愛女真實的聲音原貌,彷彿愛女在聲音中活了過來,我當下內心真是無比的悸動。
想到我所陪伴失去親人的來談者,心中最渴望,但此生再也無法達成的願望,就是:『好想再聽到逝者的聲音、再看到逝者的身影』。
這個願望,包小柏做到了。
在這裏我不是要談AI技術有多厲害,有哪些倫理議題,我看到的是,一位悲傷的父親,拼盡全力,想把愛女以某種形式留在身邊:至少還能從視訊裡看到她、聽到她,仍然能緊密的互動,這樣就可以想像,孩子在外地沒有回來,為自己內心帶來安慰。
面對失落,常會談到『告別』,讓生者接受生死兩相隔,繼續好好的活著,但小柏老師說:告別太難,我不要告別。
我想到敘事有一個:『再次說哈囉』(say hellow again)的概念,意思大概是說,即使親人已經離世了,但並不會因此永遠說再見,因為有許多共同的經歷、情感,在心靈的層次上,仍然是在一起的。所以可以想像,你心中的他/她,會怎麼跟你對話,會給你哪些回應,藉此重溫你們之間獨特的情感,給予自己支持與溫暖,在悲傷中繼續前行。
因此,告別並不是要忘掉過往的一切,對活著的人來說,是一段新的旅程,需要重新整理過去的關係,放下過去關係中的未竟之事,讓逝者的精神、曾經歷的美好回憶,整合到接下來的人生裡,即使未來的生活不再有逝者,但仍然可以在心裡,持續保持著這份連結。
如同小柏老師留著的長髮,是為了保留與愛女最後接觸的珍貴記憶,努力為了愛女把博士班讀完;因為愛女所研發的AI技術,也將陪伴其他失去親人的家屬,撫慰悲傷,將失落與悲傷化為生命的祝福。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陳宜君諮商心理師
@關於宜君:相信每一段生命經歷,都有獨特的意義,喜歡陪著來訪者,以好奇與欣賞的眼光,隨著緩緩展開的地圖,在自己的故事中旅行,探訪重要的生命風景,帶回旅程珍貴的意義與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