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York爸的心理旅程~「挑同一根扁擔的夫妻們」

 
婚姻就像是一條漫長而崎嶇的路,每一步都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相互支持。作為一名諮商心理師,我經常遇到前來求助的夫妻,他們大多數的問題源自於彼此在婚姻生活中的缺點。當夫妻雙方都只看到對方的缺點時,婚姻中的溝通障礙、負面情緒和不斷升級的衝突便隨之而來。
在婚姻諮商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夫妻普遍認為自己已經在為家庭付出許多,扛下許多責任,甚至付出了不少代價來維持家庭的運轉。然而,無論自己付出了多少,似乎另一半總是無視這些努力,只會一再指責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多。這樣的心態和互動模式,導致雙方都陷入了一個負面循環,難以走出彼此的埋怨和指責。
為了幫助這些夫妻理解彼此的處境,我常常使用一個隱喻:婚姻生活就像是兩位夫妻用同一根扁擔,扛著一個沈重的大水桶爬山。這個水桶裡裝滿了各種生活壓力與挑戰,挑水的過程可說是萬分艱難且步步驚心。
挑水的兩個人其實都很辛苦,也很努力在扛起肩頭上的重擔。但若兩個人是背對背挑水,因為看不到對方的努力,甚至會覺得對方一定在偷懶,才害自己肩上的重擔越來越沈重。挑水過程中遇到顛簸不順,也會反射性地質疑對方沒好好扛著他那一端。這種情況下,雙方的誤解和怨懟不斷增加,婚姻中的矛盾也隨之加劇。
因此,我鼓勵夫妻雙方在挑水的路途中,練習轉身面對面。也許在轉身的那一刻,會發現對方的步伐與自己不一致,挑水的姿勢也不符合自己的期待。然而,唯有面對面好好地看著對方,才能真正看到對方在這段路程中所付出的心力。當夫妻雙方能夠相互理解和同理,才能適時給予對方打氣與鼓勵,並重新調整各自的步伐,達到協調一致。
這個練習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夫妻雙方不斷地溝通、互相體諒,才能逐漸找到一個平衡點。當夫妻能夠彼此理解和支持,婚姻中的相處自然會變得更加和諧,彼此的關係也會更加穩固。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放下對對方的指責,專注於對方的優點和付出。同時,也要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指責。當我們能夠以積極、建設性的方式進行溝通,才能真正解決婚姻中的問題,讓婚姻變得更加美好。
婚姻是一場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的長跑,每一步都需要彼此的支持和理解。只有當我們能夠放下成見,真心去體會對方的付出,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穩。讓我們一起練習轉身面對面,重新找到那份初衷和熱情,讓婚姻中的每一步都充滿愛和希望。
圖:un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