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聽-呼吸與心跳的旋律》不知感恩

在某個飯局裡,朋友因為父母一句:「不知感恩」而泣不成聲,他是個從小與父母關係較為疏離的人,乖巧聽話,總是默默地照顧著家裡的每個人,但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長大了之後有了自己的生活,維持著三個月回家一趟的頻率,看看家裡有沒有需要處理的事情。父母開始覺得年紀大了想要多看看孩子希望朋友可以多回家,也想替適婚年齡仍然單身的她做媒,但朋友此時卻突然一股焦慮與不適湧上,並表示自己沒有辦法,於是他就帶著父母的「不知感恩」作為這趟返家的紀念品,難過地回到了他自己生活的城市。
他說:「爸媽很努力很辛苦養我們長大我知道,可是我也因為體諒他們的辛苦,有好多想做的事情沒有去做,我覺得我很委屈,會被要求做好多事情或是被『關心』,但是不回家好像很不孝。」
這段對話讓我想起了會談室裡面許多受傷的靈魂,他們同時是失落的父母,也是委屈的孩子。我常常說親子關係其實跟愛情關係很像,我們愛著的人能夠剛好愛著我們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試想看看,小張好喜歡小楊,小張為了表達對小楊的喜歡,全年無休的每天早上五點去某家有名的早餐店排隊買招牌豆漿加燒餅油條,無論颳風下雨烈日曝曬,準時七點將早餐送到小楊的桌上。但小楊並不喜歡燒餅油條跟豆漿,他喜歡總匯三明治跟大冰奶,每天早上看見桌上小張送來的心意,總是會皺著眉不知該如何是好。苦惱的他只好把豆漿油條送給其他人或是丟掉。感到困擾的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跟小張開口請他別再送早餐了,他怕小張會傷心,但是他真的真的,好不喜歡這樣。
於是這時候會有一個聲音跑出來對小楊說:「人家這麼有心,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是不是應該回應一下啊?天阿你這樣好過份他這麼愛你你不領情,他好可憐,你這樣對他你好殘忍。」
小張的心裡也會有一個聲音說:「我都做到這個程度了,他到底還要我怎麼樣?為什麼我鞠躬盡瘁了他還是這麼冷漠無情?這麼不知感恩?至少要感謝一下我每天早上都沒有讓他餓肚子吧?」
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事情的小楊被這個聲音罵得好委屈,掏空自己的的小蔡覺得心好累。
有沒有覺得跟某些親子關係很像?然而情感與有伴關係可以解除,親子關係要在心裡面真正切割並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裡面伴隨了愛、責任、還有情感的依附與修復。
感恩是事實、喜歡是事實,委屈也是事實,在過程中感到不開心也是事實。
我想提醒親愛的你:
放過那個總是苛責沒有辦法無條件愛孩子的自己;放過那個總是覺得自己無法給孩子「最好的」的自己;也放過那個因為父母辛苦養大我所以無法率性而為,但卻無法靠近父母的自己。容許自己在關係中有時候會擁有討厭與不舒服的感覺,你仍然是個用心的父母、努力的孩子,還有美好的自己。
圖:《學會放過自己的人氣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