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 盈盈的奶茶時間—款待身體像貴婦。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


大約在端午節假期的前一週,

某天早上起床時,眼前一陣天旋地轉,天花板已在我眼前轉圈圈,
心想:「完蛋了!會不會暈眩症發作了?!」
隨即一陣噁心襲上喉頭,就吐了。
於是趕緊請先生帶我去看醫生,
醫生診斷是耳石脫落,並表示這無法預防,
壓力大,太累,連跟老公吵架也有可能發作
叮囑我多休息就是了。
 
爾後兩天,擔心暈眩再度發作,我就在家裡休息,取消所有行程,
因為那樣的天旋地轉,實在太難受!
我也想著,究竟為何暈眩症在多年之後又找上我?
 
  • 暈眩是身體派來的大使
 
其實,在暈眩症來找我的前兩週,就開始覺得有時走路會有暈暈的感覺,
前一陣子,工作量大,
所做的事情不外乎需要高度的專注力,或者有些懸而未決需要處理的煩躁事,
再加上因為忙碌,想在睡前滑滑手機來紓壓,而導致遲至十二點多或近一點才睡覺,
睡眠已過了黃金時間,再加上煩心的事會轉化成夢境來叨擾,
導致睡眠品質很不好,
常常睡醒了,仍然覺得很疲憊,常有睡不飽的感覺。
或許就是在這樣工作量大、晚睡、睡眠品質不好的脈絡下,
暈眩症就出現了!
身體派它來告訴我:「妳的工作與生活已失衡,而且,妳太不照顧身體了!」
於是,大使的聲音讓我開始對自己的工作量及生活作息有了反思。
 
  • 隨著年紀,調整成適合自己的工作量與型態
 
對身為自由工作者的我來說,工作量與型態是可以有所選擇的,
這陣子的工作量與奔波外縣市的工作型態,
如果是五年前的我,毫無問題,絕對是在承擔的範圍。
但我忘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已不如以往,
我需要隨著現在的年齡,放進適合的工作量與型態,
畢竟身體很誠實,它只能負擔可以承擔的重量。
 
閱讀此文的朋友們,
即使你的工作不是自由工作者,
也可以停下來問自己:「在我這個年齡階段,我可以承擔的工作重量是什麼?如果太少,我會得到什麼、又會失去什麼?如果量太大,是為了什麼?我在選擇所看重的之際,又會因此而失去什麼?」
停留,與自己對話,
是在現有的年齡階段,有所覺知自己的選擇,
也為了讓工作與生活能有所平衡,而非因著失衡而讓自己的身體受苦了!
 
  • 把身體當成貴婦,好好款待它
 
在暈眩症來找我之後,我開始調整我的生活作息,
近期都可以在晚上十一點多上床睡覺,睡前半小時就不滑手機訊息、臉書,
接著作全身的伸展、拍打按摩身體、或一段時間的深呼吸讓身體放鬆,
然後放個助眠的音樂陪伴自己入睡。
在這樣的調整下,近期的睡眠品質好很多,
睡醒也較不易有疲憊感。
 
重要的是,透過上述的活動,成為我入睡前的一種『安靜的儀式』,
在此儀式中,我好好地照顧了陪伴我一整天的身體,
也讓自己進入一種只和自己好好在一起的安靜氛圍,
那其實是很享受的歷程。
 
在暈眩來找我那一陣子,按摩我的左耳會非常疼痛,右耳倒是沒有此現象,
經過這段時間晚上的安靜儀式後,
按摩我的左耳已只感稍微的疼痛,
可見我對身體的照顧與款待,身體已經收到了!
 
閱讀此文的朋友,也可以創造款待身體的儀式,
例如在工作的忙碌中,用一杯飲料或咖啡的時間,讓自己從忙碌中抽身,暫時喘一口氣;
睡前,也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安靜』,
用香氛、音樂、靜坐、深呼吸、按摩來照顧身體,
重要的是,放下3C產品、追劇,
回到屬於自己的時光,
好好款待自己的身體,
讓身體如同貴婦一般被招呼。
因為你給出什麼,身體就會收到什麼,
身體與生命將會如實地回饋於你!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所長  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關於盈君:用著「奶茶」的稱號行走諮商江湖。喜歡陪伴人們更貼近自己,長出自己渴望的生命樣貌。也喜歡創造如星空夜語裡圍營火般的課程氛圍,讓參與的夥伴們在溫暖的流裡,更貼近自己與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