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York爸的心理旅程~《可爸的心理旅程~小心網路投資詐騙的心理陷阱》

可能是坐下、螢幕、辦公室和文字的圖像
{生活心理系列}

近年來許多民眾即便已對詐騙存有警覺,但常常在詐騙手法翻新後又不斷有人上當受騙。過往常見的是透過電話詐騙,但近年來詐騙主流已經逐漸轉向網路平台,藉由網路的匿名性以及偽資訊包裝等手法,網路詐騙的套路不斷變得更加縝密,更容易使人上當。

近期網路上盛行以投資為主題的詐騙,聽聞不少對投資議題有所涉獵的朋友,都落入這樣的圈套蒙受不小損失。經過他們轉述被騙的過程,可發現詐騙集團在與受害者互動的各個階段都設下了心理陷阱,難怪有些人就算一開始存有警覺心,到最後仍然被詐騙集團卸下心防而誆騙得手。

以下將從目前網路投資詐騙常見的歷程,簡單分析其中所設下的心理陷阱:

一、 接觸期

詐騙者在與受騙者接觸期中,首要目標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為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於短時間內提升人們對於新朋友的信任感。詐騙集團通常會使用「姣好的外貌」與「溫暖關懷」這兩項特質來達到效果,他們先透過人頭帳號在社群軟體發出請求交友訊息,而這些人頭帳號清一色使用帥哥、美女的照片做為頭像,並且在交友請求被接受後,主動向受騙者攀談、噓寒問暖,使受騙者對人頭帳號產生好感,甚至開始萌生信任感。

二、 投入期

在確認受騙者已有初步信任後,詐騙者就會在閒聊中探詢受騙者對於投資理財的興趣,接著鼓吹受騙者加入指定的投資群組。受騙者加入投資群組後,通常會發現群組中有投資大師帶頭分析投資標的,有時這些投資大師甚至會冒用某些知名的財經專家或證券分析師的名號,令受騙者產生一種「專家保證」的錯覺。此時的心理效應就有如看到專家代言的廣告一般,會容易對於該商品產生信賴感與購買慾,因而提升對投資群組的關注度與信任感。。

緊接著受騙者會看到群組內的成員密集展示短期內的投資獲益,營造出只要跟隨投資大師的指示進行操作,就能在短期內獲取暴利的氛圍。然而,受騙者並不知道這些群組成員都是詐騙集團操控的人頭帳號,所展現的投資獲益當然也是偽造的。透過這些人頭帳號營造的獲利假象,會使受騙者產生一種「從眾效應」,容易做出要一起追隨投資大師進行投資的決定。

當受騙者決定要跟隨大師參與投資後,群組會提供特定的投資看盤與下單程式,並指明一定要透過此程式才能操作大師指示的特定標的。這些程式的介面樣式大多與正規的看盤下單軟體相似,卻是詐騙集團自行創造的非法軟體。他們可在這個非法軟體上隨意設定該投資標的成交價格漲跌,當受騙者投入資金後,他們就會將標的的價格設定在短期內飆漲,使得受騙者以為自己真的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通常受騙者在跟單初期大多還會有風險意識,傾向以投入少量金錢進行試單。當初次投資顯示有所獲利後,只要金額不大,詐騙集團會讓受騙者順利將本金與獲利提領出來,藉此卸下受騙者最後一道心防,相信這樣的投資管道確實能獲取暴利。

在受騙者初嚐投資獲利的甜頭後,群組內的大師就會鼓吹在下一輪的操作中投入更大量的金額,以獲取更驚人的收益。此時受騙者幾乎已經完全信賴投資大師,在風險意識與心防被破解後,人性中的貪念就會毫無阻礙的被放大,於是受騙者開始投注大量資金到詐騙集團指定的渠道進行投資。

等到受騙者匯出大筆金錢後,詐騙集團已經初步達成詐騙目標,他們會在最短時間內將受騙者匯出的金錢轉進洗錢管道,另一方面則持續透過非法投資軟體操控標的價格,使受騙者誤以為自己匯出的大筆本金仍在快速的滾出獲利,錯失資金匯出後的最佳追回時機。

當受騙者到達心理滿足點想提領此次的投資獲利時,詐騙集團所扮演的投資平台專員就會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受騙者的提領要求。等到受騙者數次提領失敗後,即進入最後的詐騙收割期。

三、 收割期

當受騙者數次要求提領資金未果後,假扮的投資平台專員就以有違法炒作、帳戶暫時凍結等理由,要求受騙者再匯入一定金額的保證金,才能解凍投資帳戶並將所有資金與收益提領回來。

此時詐騙集團繼續操弄受騙者的信任感以及害怕違法的恐懼感,不少受騙者以為匯入保證金後就能安然取回所有資金,但結果只是再被剝一層皮。一旦保證金匯出後,當初引薦參與投資的網友、投資群組與大師、投資平台專員就會直接消失,受騙者再也無法聯繫到他們,此時才驚覺受騙上當但為時已晚。

即便有些受騙者開始起疑,未再聽從指示匯出保證金,但先前已投入的大筆資金早成為詐騙集團的囊中之物,追回的機率已然渺茫。最後能做的只有報警舉發,期待警方在偵辦後將這群詐騙者繩之以法,

綜觀網路投資詐騙的整體過程,詐騙集團使用各種手法與心理陷阱來使受騙者降低警戒心、提升信任感,目的在於將受騙者的貪念極致放大,使其失去風險意識,進而詐騙得手。

要避免自己落入此類詐騙的佈局,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勿貪」。高報酬的投資必定伴隨高風險,這是投資市場的鐵律,一旦有人提供高報酬但低風險的投資資訊,就要馬上提升自己可能被詐騙的風險意識,方能安然度過各種詐騙危機。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黃敬傑 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