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微光暖暖真心話~心理師迴響❤我們都需要「愛的界限」》

{關係系列}
我和「家人」之間的距離
越親近的人,越需要對話。
關係越是親密,越容易混淆愛情與單方面的犧牲。
但是,愛情會讓某人得救,
單方面的犧牲卻會讓某人死亡。
因此,我們必須好好關注彼此間的關係,
不要讓愛情變質,成為單方面的犧牲。
就算對方是家人,也不能為了滿足對方的不當欲望,而毀了自己。
所以,即使是自己的父母,
只要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都必須明明白白、確確實實地劃清界線,
不能再任意回應。
-
摘自書籍《你和我之間》
=====================
我的當事人曾在與我諮商數次之後,
突然有一天他意識到:
一直以來痛苦的是,
他“無法不愛”他的父母,
但又“不得不”回應父母的期待和要求,
即便每次努力的回應,依然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我對此感到好奇,邀請他跟我一起思考:
當事人對家人“愛”的展現,
除了不斷回應他們的要求外,還有其它方式嗎?
對於曾讓自己非常受傷的家人,
勉強自己忽視內在感受、無條件原諒與包容,
對自己帶來哪些影響?
有沒有哪些時候,他決定明確表達自己的意願、
不回應那些不合理的要求,
當時的自己有什麼樣的感覺?
對彼此的關係有什麼影響?
這些問號沒有絕對正解,也無需正解,
而是在思考的過程中,
陪伴當事人鬆動那個“理所當然”的框架,
慢慢在關係中建立愛的界限。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黃韋蓁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