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Podcast
ARTICLE
《盈盈的奶茶時間—寫給親愛的妳》

嗨!親愛的:
許久,未曾和妳好好說說話,首先想說的是:「真的辛苦了!」
知道妳前一陣子因著爸爸進行手術,
手術一週後又因感染而住院,前前後後也忙了一個月,
這陣子,妳在醫院、老家間奔波,還要兼顧工作,
每晚回到家都已是22:00 過後,
雖拖著疲憊的身心,但心裏仍一直掛念著在醫院的爸爸及獨居在家的媽媽,
隔日又得重複著這一切,
工作、跑醫院探望爸爸、近傍晚回老家照顧媽媽直到她21:00多上床睡覺,真的是辛苦了!
看著住院已10多天,卻仍一直嘔吐的爸爸,
知道妳有許多的不捨,也有些自責,
妳自責著即使是爸爸自己提出要進行手術,
但為何妳當初沒有替爸爸好好評估手術的必要性、開刀的醫院;
妳自責著為何當初爸爸發燒感染時又要送他回這家醫院,
即使當時已和弟弟討論過,
但住院後看到醫護的照護品質,
爸爸的嘔吐狀況一直持續著,
著實讓你們對醫護人員在信任與不信任間煎熬。
此刻,妳終於明白了『自責』所帶來的愧疚感,
但也理性地知道『無法早知道』,只能在自責裡,
學習著、累積著照護年老的父母發生緊急的疾病狀況時該如何處理。
這一切,沒人教導,只能在經驗中摸索,
所以想告訴妳,妳已經很努力在面對所發生的一切了,
且面對疾病,我們真的只能努力、盡力,卻無法掌控。
這次爸爸住院的前七天,因著爸爸的反覆發燒及持續的嘔吐現象,
讓你們無法放心地交給看護照顧,
所以妳和兩個弟弟輪流跑醫院,弟弟留守醫院時,妳就回家照顧獨居的媽媽。
直到一週後,爸爸還無法出院,也無法預知出院的時間,疲憊的你們只能請24小時看護來照顧爸爸。
所幸,這次請到的看護年紀雖大,卻是很有經驗的人,
讓你們可以更放心地把爸爸交給她。
親愛的,似乎妳又再次經驗、學習著『在不確定性中學習放心』,不確定性的未知裡,充滿了希望,也充滿了焦慮,
作如此選擇時,只能學習著放心,
告訴妳自己焦慮的事還沒發生時就嘗試著不去想糟糕的結果,
因還沒發生,只能如其所是地在歷程中去經歷著每個來到眼前的發生。
面對讓你們無法全然放心與信任的醫療環境,
親愛的,看到妳除了信任、依賴醫生專業判斷的部分外,
針對不信任的部分,
妳也適時地提出對爸爸病情的觀察供醫生參考,
讓醫生得以調整藥物治療的內容及量;
在照護爸爸的經驗中,
也調整食物的內容以改善爸爸持續的嘔吐現象。
想說,很欣賞親愛的妳在面對專業的醫療權威時,
仍不失去自己的聲音,甚至在爸爸嘔吐的情況未有明顯改善時,妳透過諮詢醫界朋友的經驗,
也考慮轉院的可能性,回到能讓爸爸受到妥善醫療照護的位置去思考可能的路徑,
而非只能被專業權威的聲音綁架。
這些經驗,也都讓妳反思著「面對權威,可以如何不失去自己的聲音及權益」,
畢竟最了解父母狀況的人是兒女,
代替父母發聲也是在照護年老的父母面對疾病的考驗時很重要的事,
也是具體與醫護合作一起照護父母的實踐!
那天,爸爸出院後,妳要去辦自己的事之前,特地繞回家買了魚湯想給爸爸喝,
怎知一進家門口,爸爸剛好大便在尿褲中,妳趕忙讓他進入浴室,幫他換掉滿是大便的尿褲、擦拭、洗澡,
然後安頓好他喝湯、吃藥、睡午覺後才離開。
雖然處理這樣的事帶來一些麻煩,但妳想的是幸好是那個時間點回到家,
否則無法協助的媽媽、不知所措的爸爸可能會陷入更無助的狀態。
親愛的,面對年邁的父母,似乎妳隨時在接招,
而且只能毫無防備地承接著所發生的一切,承接的同時,
挫折、煩躁、疲憊、疑惑、無望….各種感受隨之而來,
但妳不只是停留在這裡,妳仍然堅毅地面對這一切,
照顧父母的同時,妳也想著如何不過度承擔以免耗竭,
所以當天妳就去市政府社會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的網頁填寫「長照服務線上申請」表單,
以幫目前剛出院自我照顧能力退化的爸爸申請居家服務的照顧,期待透過資源的協助,
能減緩妳及兩個弟弟照顧父母的壓力。
嘿!親愛的!想說,行至中年的妳,
無可避免地要面對父母因老去而隨之產生的疾病、生活照顧、甚至死亡的議題,
這是父母的生命所必須面對的,
也會與妳的生命有所交疊,但妳仍有自己的人生在繼續往前,
妳也有自己的生命方向、家庭、工作、日常仍在運作著,愛父母的同時,欣賞妳也同時在愛著自己,
學習著不失去所有自己所看重的。
妳在陪伴父母老去的過程中,也在陪著逐漸年老的自己,因著照顧父母的經驗,妳更重視著自己的健康與生活,
這是很珍貴的!
文末,想給親愛的妳大大的擁抱!因於妳所做的這一切!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所長 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關於盈君:用著「奶茶」的稱號行走諮商江湖。喜歡陪伴人們更貼近自己,長出自己渴望的生命樣貌。也喜歡創造如圍營火般的課程氛圍,讓參與的夥伴們在溫暖的流裡,更貼近自己與彼此。
#照護父母
#愛父母也要愛自己
#長期照護的反思